妊娠剧吐:指妊娠早期孕妇出现严重持续的恶心、呕吐,并引起脱水、酮症甚至酸中毒,需要住院治疗者。
01病因
1.内分泌因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鉴于早孕反应出现与消失的时间与孕妇hCG水平上升与下降的时间一致,加之葡萄胎、多胎妊娠孕妇血hCG水平明显升高,剧烈呕吐发生率也高,提示妊娠剧吐可能与hCG水平升高有关雌激素水平升高:雌二醇水平升高容易导致妊娠期恶心呕吐,反之则较少发生2.心理及社会因素精神过度紧张、焦虑、忧虑及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较差的孕妇易发生妊娠剧吐。
02临床表现
大多数妊娠剧吐发生于妊娠10周以前。典型表现为妊娠6周左右出现恶心、呕吐并随妊娠进展逐渐加重,至妊娠8周左右发展为持续性呕吐,不能进食,导致孕妇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酸中毒。极为严重者出现嗜睡、意识模糊、妄至昏迷、死亡。孕妇体重下降,下降幅度甚至超过发病前的5%,出现明显消瘦、极度疲乏、口唇干裂、皮肤干燥、眼球凹陷及尿量减少等症状。孕妇肝肾功能受损出现黄疸、血胆红素和转氨酶升高、尿素氮和肌酐增高、尿蛋白和管型。严重者可因维生素B缺乏引发Wemicke 脑病。
03诊断与鉴别诊断
妊娠剧吐为排除性诊断,应仔细询间病史,排除可能引起呕吐的其他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如胃肠道感染、胰腺炎、胆囊炎及病毒性肝炎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卵巢肿瘤蒂扭转等)。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可明确诊断。妊娠剧吐的孕妇还应行辅助检查以协助了解病情。尿液检查血液检查测定尿酮体、尿量、尿比重;中段尿细菌培养以排除泌尿系统感染测定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部分妊娠剧吐的孕妇肝酶升高,但通常不超过正常上限值的4倍或300U/L;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但不超过4mg/dl超声检查排除多胎妊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等
04并发症
1.甲状腺功能亢进 妊娠后hCG水平升高,由于hCG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的β亚单位化学结构相似,可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继而反馈性抑制TSH水平,故60%~70%的妊娠剧吐孕妇可出现短暂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TSH水平下降或游离T4水平升高,常为暂时性,一般无须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功能通常在妊娠20周恢复正常。2.Wernicke脑病 一般在妊娠剧吐持续3周后发病,为严重呕吐引起维生素B,严重缺乏所致。临床表现为眼球震颤、视力障碍、步态和站立姿势受影响,可发生木僵或昏迷甚至死亡。
05治疗
持续性呕吐合并酮症的孕妇需要住院治疗,包括静脉补液、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合理使用止吐药、防治并发症。1.一般处理及心理支持治疗:应尽量避免接触容易诱发呕吐的气味、食品等。避免早晨空腹,鼓励少量多餐。2.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素乱:不能进食及出现脱水症状者,应给予补液、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B族维生素)及静脉营养支持治疗。需要注意应早期给予维生素B1,以预防 Wernicke脑病。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补充电解质以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注意预防静脉血栓发生。3.镇吐治疗可选择药物包括:维生素B或维生素B多西拉敏复合制剂甲氧氯普胺,妊娠早期应用甲氧氯普胺并未增加胎儿结构异常、自然流产的发生风险,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昂丹司琼,仍缺乏足够证据证实昂丹司琼对胎儿的安全性,虽然其绝对风险低,但使用时仍需权衡利弊异丙嗪,异丙嗪的镇吐疗效与甲氧氯普胺基本相似,但副作用高于后者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可缓解妊娠剧吐的症状,但鉴于妊娠早期应用与胎儿腭裂相关,应避免在妊娠 10周前作为一线用药,且仅作为顽固性妊娠剧吐患者的最后镇吐方案
06预后
大多数妊娠剧吐患者,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病情会很快得以改善,并随着妊娠进展而自然消退,母儿预后总体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