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生儿宝宝来说,母乳是最好的营养来源。但给宝宝喂奶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自己奶量够不够、宝宝能吃饱吗,让很多新手妈妈焦虑。
那今天就教大家如何把握哺乳时机,以及用三个指征判断:宝宝究竟吃饱了没!
目前比较推崇的喂养方式是按需喂养,只要是宝宝饿了就要喂,或妈妈觉得奶胀的时候,喂奶的次数和时间间隔不受刻意的限制。
支持按时喂养的,是因为研究数据表明,母乳要从新生儿胃中完全排空,大概需要2-3小时,所以有不少妈妈遵循固定时间喂养。
但是现实情况总是很难控制,新生儿吃着吃着就睡了;因为上一顿没有吃饱,导致宝宝还未到预定时间就饿了;到预定时间时,孩子睡意正酣……
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饿!
按需喂养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很难把握,特别是对小婴儿来讲,不能用语言表达需求,有的家长一听到宝宝哭就喂奶,结果不是“按需喂奶”,而是变成“按哭喂奶”了。
过度喂养的后果:
过度喂养是指给予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素超过宝宝机体保持代谢稳态的需要。传统的过度喂养是指宝宝因摄入奶量过多而引起的,以消化不良为主的综合征。
症状主要表现为:水样便,常带有泡沫和绿色;呕吐,吐奶不能用拍嗝缓解;腹痛,伴有因腹痛或胀气而哭闹。
新生儿饿了会哭,是饥饿的晚期信号,但在饿急时吃奶容易引起吐奶或抗拒母乳喂养。当母亲发现新生儿出现张嘴、舔舌、舔嘴唇、摇头、左右寻找乳房、吸手指等觅食反应时,都表明孩子饿了。母乳既为新生儿提供营养的粮食,又提供解渴的饮料,渴了饿了都可以哺乳,做到按需哺乳。
母亲通常会根据哺乳后乳房变软、新生儿睡眠好,醒来精神状态好等判断是否吃饱,其实这些表现不是绝对的。
科学客观的判断方法是通过新生儿体重变化、大小便次数、量与颜色作为参考指标。
体重:新生儿出生后通常会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正常情况下,这个下降幅度不能超过出生体重的10%(一般不低于7%);生后10天左右,体重可恢复到出生时体重,满月时体重至少增长600g。
排便:自出生第5天以后,新生儿每日小便6次以上、量较多、颜色淡黄为正常;满月前,每天的大便次数在3-8次,且每次超过1元硬币大小,这些都说明新生儿吃饱了。
最后要提醒各位家长,宝宝的生长发育并不是完全平衡的,会出现时快时慢的现象,家长们要有思想准备,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宝宝每周或每月体重的变化,不要机械的对照标准,因为差一点没有达标而焦虑不安,只要宝宝精神状况、大小便及吃奶好,可以先观察。如果有疑问,可在体检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