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生素D的概述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维生素D3可由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诱导转化生成,是人体主要的维生素D来源。
维生素D无活性,需在肝脏中经25-羟化酶生成25-羟维生素D[25(OH)D],再在肾脏中经1α-羟化酶转化为活性更强的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由于25(OH)D的半衰期更长、血清浓度更高,可更好地反映人体的维生素D状态。维生素D缺乏、不足和充足的定义分别为血清25(OH)D<20ng/ml、21-29ng/ml和>30ng/ml。肾脏中的24-羟化酶可催化1,25(OH)2D和25(OH)D分解为无活性的钙化酸。已发现人类卵巢中表达25-羟化酶、1α-羟化酶和少量24-羟化酶,子宫内膜细胞也有1α-羟化酶表达。维生素D受体(VDR)分布在各种组织中,包括卵巢颗粒细胞和子宫内膜。
VDR有核受体和膜受体两种形式。核受体作用于靶基因启动子区的维生素D反应元件(VDRE),导致基因转录,需要数小时至数天;膜受体通过第二信使激活胞内信号通路,只需数秒至数分钟。VDR相关基因多态性(Cdx-2、Bsm-I、Fok-I、Apa-I和Taq-I)与维生素D代谢有关。维生素D通过促进小肠钙磷吸收,抑制肾脏钙磷排泄,动员骨钙入血,提高血钙、磷水平,具有维持钙、磷稳态及促进骨矿化的作用,通过钙或非钙依赖途径调节女性生殖。
二、维生素D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影响
1,25(OH)2D具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性,早期研究认为子宫内膜细胞中增强表达的1α-羟化酶可将25(OH)D转化为1,25(OH)2D,在局部抑制免疫介导的子宫内膜细胞的清除,促进这些细胞在腹膜腔的植入,导致EMS病情进展。然而新的研究证明,1,25(OH)2D可通过抗血管生成和降解细胞外基质蛋白酶使大鼠中的子宫内膜异位植入物消退。一项体外研究表明,维生素D通过减少白细胞介素(IL)-6的产生和降低Bcl-2、Bcl-xL、VEGF-α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粘附并减少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侵袭和增殖。有研究发现,生存素与子宫内膜细胞的凋亡逃逸及其在异位部位的存活密切相关,而维生素D可抑制其的表达。Delbandi等研究表明,EMS患者血清及腹腔液25(OH)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Ⅰ-Ⅱ期EMS患者血清25(OH)D水平略低于Ⅲ-Ⅳ期EMS患者。生殖器EMS患者外周血及腹腔液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异位内膜VDR表达低于在位内膜。VDR相关基因Bsm-I的G/G基因型使EMS的发生风险增加了1.9倍。
在维生素D补充对EMS症状的影响上,不同研究呈现出不同的结果。一项伊朗研究显示,EMS患者每两周补充5000U维生素D 12周可显著改善痛经。与标准激素调节疗法相比,维生素D联合疗法促进了EMS患者疼痛综合征的改善和心理情绪的稳定。但也有研究表明,EMS病灶切除术后每周补充5000U维生素D 12周对痛经和盆腔疼痛没有显著改善。EMS患者子宫内膜细胞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表达失衡导致子宫内膜对孕激素的抵抗,从而导致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引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异常,研究表明,维生素D治疗可显著降低活性β-catenin的表达,可能具有针对EMS的治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