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产前筛查您真的了解吗?

发布时间: 2025-01-10 14:11 点击数:0

产前筛查:是指在产前采用简便、无创检测方法对胎儿严重遗传性疾病及结构异常进行筛查,以发现高风险人群。

产前筛查须满足以下条件:①有明确筛查的目标疾病;②筛查疾病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危害严重;③能为筛查高风险孕妇提供进一步产前诊断及有效的干预措施;④筛查方法简便、无创,易于被筛查者接受。产前筛查试验不是确诊试验,筛查阳性结果意味着患病的风险升高,并非诊断疾病;同样,阴性结果提示低风险,并非正常。筛查结果阳性的患者需要进一步的确诊试验,切不可根据筛查结果决定终止妊娠。

 一、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产前筛查

约8%的受精卵存在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其中50%在妊娠早期流产,存活下来但伴有缺陷的染色体异常胎儿占新生儿的0.64%。以唐氏综合征为代表的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是产前筛查的重点。

目前临床常用的针对胎儿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的产前筛查策略如下:

1. 妊娠早期联合筛查:包括超声测定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孕妇血清学检查两类,血清学检测指标包括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查孕龄为11~13+6 周。联合应用血清学和NT检测,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为85%,假阳性率为5%。

2. 妊娠中期筛查:妊娠中期的筛查策略为血清学标志物联合筛查,包括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雌三醇三联筛查,或增加抑制素A形成四联筛查,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综合计算发病风险。检查孕龄一般设定为15~20周,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为60%~75%,假阳性率为5%。该方法还可作为18-三体和神经管缺陷的筛查方式。

3. 妊娠早、中期整合筛查:整合妊娠早期和中期的筛查指标,可提高检出率,降低假阳性率。但整合筛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给孕产妇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整合方式有3种。

整合产前筛查:首先在妊娠10~13周检测血清PAPP-A、β-hCG和11~13+6 周超声检查NT;然后在妊娠15~20周行血清学四联试验。联合6项指标,获得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值。与早孕期筛查相比,在检出率相同情况下,可以降低假阳性率。血清序贯筛查:在整合产前筛查中去除NT检查,该方法可达到妊娠早期联合筛查相同的效果。酌情筛查:首先进行妊娠早期筛查,对筛查结果为胎儿风险极高者(唐氏综合征风险率≥1/50),建议绒毛活检术(CVS)。其他孕妇继续妊娠至中期进行四联试验,获得综合的风险评估报告。

4. 超声遗传学标志物筛查:妊娠11~13+6 周及20~24周超声常规扫查中会发现一些与胎儿染色体异常相关的超声指标,称为超声遗传标志物,又称软指标,包括妊娠早期的NT增厚、鼻骨缺失,妊娠中期的颈部皮肤皱褶增厚、肠管回声增强、肾盂扩张、长骨(肱骨、股骨)短缩、心室内强光点、脉络膜囊肿等。一个超声遗传标志物的发现仅提示非整倍体异常的风险增高,应注意胎儿是否存在结构及发育异常或其他超声遗传标志物,并根据每个遗传标志物特定的阳性似然比,结合血清学或无创筛查的结果,综合评估胎儿非整倍体异常的风险,指导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介入性产前诊断。

5. 无创产前筛查(NIPT):是根据孕妇血浆中胎盘来源的游离DNA信息,采用二代测序和信息生物学技术筛查常见非整倍体染色体异常的方法。筛查建议在妊娠12周后进行。NIPT是目前产前筛查单胎和双胎妊娠中21-三体、13-三体、18-三体最为敏感、特异的检测技术,既可作为高风险人群的次级筛查,也可作为一级筛查提供给低风险人群。鉴于当前NIPT尚未能完全排除母体因素和胎盘因素的干扰,因此当筛查结果为高风险时,应提供进一步的遗传咨询及介入性产前诊断,而不应直接给出终止妊娠的建议。

二、  神经管缺陷的产前筛查

神经管缺陷(NTD)是神经管闭合缺陷所致,属于严重致死、致残的先天性结构异常。约95%的神经管缺陷患儿无家族史,但约90%的孕妇血清和羊水中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升高。筛查应在妊娠15~20 周进行,以中位数倍数(MoM)为单位。以2.0~2.5MoM为AFP正常值的上限,筛查灵敏度90%以上,但孕妇血清AFP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孕龄、孕妇体重、种族、糖尿病、死胎、多胎、胎儿异常、胎盘异常等,阳性预测值仅2%~6%。另外,3%~5%的NTD为非开放性畸形,羊水AFP水平在正常范围。随着

超声技术的发展,99%的NTD可通过妊娠中期的超声检查获得诊断,因此孕妇血清AFP升高但超声检查正常者,不再建议通过抽取羊水检测AFP水平。

三、 胎儿结构异常的产前筛查

产前超声检查是目前筛查胎儿结构异常的主要方法。应建议所有孕妇在妊娠中期接受胎儿结构异常的超声筛查。筛查一般在妊娠20~24周进行,可以发现的胎儿结构异常包括无脑儿、严重脑膨出、严重开放性脊柱裂、严重胸腹壁缺损并内脏外翻、单腔心、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等。妊娠中期产前超声胎儿严重结构异常的检出率约为50%~70%,漏诊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母体因素,如孕周、羊水、胎位、母体腹壁等;②部分胎儿结构异常的产前超声检出率极低,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耳畸形、指(趾)异常、肛门闭锁、食管闭锁、外生殖器畸形、闭合性脊柱裂等;③部分胎儿结构异常目前还不能为超声所发现,如甲状腺缺如、先天性巨结肠等。此外,有些胎儿结构异常是一个动态形成的过程,筛查时还不能为超声所发现,随着孕周增加甚至出生后才逐渐明显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