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产后的精神调养

发布时间: 2025-03-21 10:23 点击数:0

很多年轻女性,在产褥期间到产后3个月内可发生精神改变,轻者情绪不稳,有神经官能症样表现;重者可表现精神病症状(产后抑郁病)。患有产后抑郁病的人约占产褥期妇女总数的2%-3%:若包括神经官能症在内,可高达40%左右;而产后情绪反应更为多见,约有一半妇女在产后15日内有此表现。

中医对于产后抑郁的养生调护有独特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情志调节

移情易性:鼓励产妇做感兴趣的事,如听音乐、看书、绘画等,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避免沉浸在负面情绪中。 社交互动:家人应多陪伴产妇,鼓励其与亲朋好友交流,分享感受,也可参加产后妈妈聚会,获取情感支持与经验分享,利于改善心情。

饮食调养

疏肝理气:食用佛手等食物,有疏肝理气解郁之效,可做成佛手粥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

补养气血:产后气血亏虚易致抑郁,可吃桂圆、红枣、黑芝麻等补气血食物,如红枣桂圆粥、黑芝麻糊等,以调养气血,改善身体状况,为情绪稳定提供物质基础。

运动保健

产后瑜伽:产妇身体允许时,可做简单的产后瑜伽动作,如猫牛式、下犬式等,能促进气血运行,拉伸肌肉,放松身心,缓解压力和焦虑。 八段锦:八段锦动作舒缓,可增强体质,调节脏腑功能。产妇可在产后适当时间练习,有助于改善精神状态,提升身体活力。

中药调理

肝郁气滞:表现为情绪抑郁、胸胁胀痛等,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以疏肝理气解郁。

心脾两虚:若见失眠多梦、神疲乏力等症状,宜用归脾汤加减,起到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作用。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穴位按摩

按摩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每天按揉太冲穴3-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可疏肝理气,调节情绪。

按揉内关穴: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揉内关穴能宁心安神,缓解焦虑,每次按揉2-3分钟。